慧聪消防网讯 摘要: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火灾防控,并不断探索整治和消除火灾隐患的对策。本文提出了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求保障的构想,分析了制约火灾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指出了技术防控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阐述了技术防控工作应当成为当前乃至今后的火灾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技术防控效能
当前,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连续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全警动、全民动、全国动的大排查大整治,户籍化、网格化,政府检查、部门检查、行业检查、单位自查,蹲点督查、交叉检查、夜查、零点行动,我们的消防官兵长期处于“5+2”、“白加黑”的高负荷运转中。在如火如荼的排查整治中,我们仍有两大担忧:排查整治不断,但总是底气不足,群死群伤火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责任层层传递,但总是有监督不到位的隐忧,在事故面前仍然面临消防问责。因此,如何扭火灾形势逼人、火灾隐患边整治边反弹的局面,提升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防控的含义
1•1《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防控,布防以取得控制。
布防,布置防守的力量。
控制:(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名词的控制,是指对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是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
1•2火灾防控
从防控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将火灾防控理解为通过科学布置防守的力量,避免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或者在火灾发生时不使火灾随意发展。
从布防的措施上理解,我们的火灾防控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管理防控与技术防控,即我们常说的“人防”与“技防”,通过管理防控规范人的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火灾事故,改进技术防控的手段,弥补管理的漏洞。通过提高技术防控的有效性,提升管理防控效率,杜绝火灾防控的盲区。两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2我国现阶段基层火灾防控工作的状况
2•1排查整治没有有效遏制住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2011年,消防安全“五大”活动及清剿火患战役期间,吉林省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
2012年,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行动期间,6月30日,天津市蓟县莱德商厦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0人死亡、16人受伤。
2•2•1人员少。衢州市消防支队目前8个大队,从事防火监督工作的干部34人,其中6个大队4人、2个大队5人。2013年,衢州市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997家,人均列管近30家单位。
2•2•2兼职多。基层大队防火监督干部多是身兼数职,而且除了开展日常的防火业务工作外,还要承担大队的执勤备战,难以集中精力钻研业务。
2•2•3上岗快。中队实习二年期满的干部是基层防火监督干部主要补充力量,且一上岗全部是重点、高风险岗位,接手的是看图纸、看现场、处理群众举报等一系列业务要求高、工作经验要求高的复杂任务,就新干部本身而言,监督指导水平是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火灾防控工作的需要的。
2•2•4技能弱。消防监督检查看似只有一个程序,其实就检查的内容看涉及了水、电、结构、土建、自动化、产品、管理等多个领域,要掌握消防监督检查这一综合业务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的。基层公安消防部队忙于消防现实斗争,没有很好地从实际业务工作中提炼科技需求,制约了消防科技对现实斗争服务支撑作用的发挥。
2•3社会消防工作者技术人才短缺。
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归口不明确、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途径少,工资待遇不突出等现实条件的不足,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会管理的消防明白人少,单位自我防控能力普遍偏低。
同时,我们的消防设计、施工、监理、消防中介机构等单位的消防工作者大多未经过专业培训,入行门槛低,难以适应消防技术工作的需要,难以适应消防科技的发展需要。
2•4技术防控手段单一,科技含量不高。
现阶段的火灾防控过于依赖于管理防控,过于夸大了管理防控的作用,忽视了技术防控带来的方便与保障,诸多可以由技术力量改善、支持的防控工作,许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重点防控领域、重大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进不够,对相关领域的技术跟踪尚有欠缺,没能做到集中优势力量及时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十一五”期间,四个部属消防研究所的专利成果应用于实战的仅为20%。
如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防控设施是自动消防设施,这套设施从1994年开始实施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以来,感知手段缺乏智能化的分析和自动适应调节能力,存在误报率高、不准确的问题近20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系统的联运控制功能没有新的突破,系统的可视化程度低,依靠现场具体实时数据精准控制的技术含量少,系统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改善,防控技术没有长足的进步。
又如钢结构建筑耐火等级的技术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超薄型防火涂料因施工简单,理论上可以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而被广泛使用。防火涂料是否能达到标准要求,施工质量极其关键,但因为国内尚无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也没有任何操作上的技术要求,钢结构防火涂料施工一度成为少数分子谋求暴利的主要项目。
2•4僵化的行政问责弱化了消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火灾过后,我们往往习惯于通过集中的、突击式的整治来遏制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忽视了在技术上提高电气线路本身材质、容量、施工、安装上的安全,忽视减少可燃物的使用、研发替代安全产品,忽视投入专门力量开发火灾事故下强制打开安全出口的先进消防科技产品等一系列技术防控手段的研究,消防安全的自我管理技术手段匮乏,技术防控停滞不前,导致火灾隐患整得不到彻底改。如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火灾“12•25”特别重大火灾,27名责任人追究了刑事责任,但是针对如何阻断电焊火花溅落、提升电焊器械性能等技术防控未得到重视并研究;上海静安区胶州路公寓大楼“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54人受到严肃处理,但外墙保温材料的源头控制及防火材料研发、应用却举步艰难。
3、从技术防控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效能。
3•1加快两个环节的科技资源整合。消防科技只有与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部门执行国家政策的步调、口径相一致,与部门规章、行业标准要匹配,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纳入智慧城市同步建设,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3•1•1在政策法规制订环节保障消防科技技术的推广。
消防科学跨度大、涉及领域广,科技创新需要多部门、多机构、多专业、多层次的紧密协作,需要充分吸纳社会各类科研技术力量的广泛参与,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
如针对电气、保温材料、钢结构、彩钢板的专项整治,就是需要在现行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防火设计要求和标准,需要明确统一的施工标准、需要明确应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技术产品,这样我们的整治工作才能有效推进,火灾隐患的整治才能彻底。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管理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有明确的分级和使用要求。美国纽约在《有抹面层的外墙外保温复合系统欧洲技术认证标准》(ETAG004)中就明确规定耐火极限低于两个小时的EIFS系统是不允许用在高于75英尺即22.86米的住宅建筑中。
又如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中,对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通道、临时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消防水源的设置,缺少具体的施工操作标准、没有提供具体的临时设施的产品、材质的要求,在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相关建设工程施工规范中没有配套的技术支持,导致基层在监督实施及检查指导过程中难以落实。
3•1•2从源头管控环节加快消防科技技术的应用。火灾防控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源头管控。当前消防监督管理的源头管控主要有建筑消防、消防产品两大领域。建筑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消防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单位自然是消防安全源头管控的主要对象。只有他们了解掌握了先进的消防科技理念、技术、产品,才能加速对消防技术规范、消防科技产品、消防设计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外墙保温材料、防火涂料、建筑类型应当从住建行政管理部门、消防设计、产品采购、设施安装等源头单位入手,在技术层面上严格事前把关,不致于出现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的现象。
3•2强化两类场所的技术防范。
以浙江省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火灾数据为例:(表一)年度火灾总起数火灾亡人总数1人以上火灾总起数3人以上火灾亡人总数占比第一的火灾(居住类、一般单位)占比第二的火灾(居住类、一般单位)起数占比起数占比类别起数占比类别起数占比2010383488451.17%70.18%电气154440.27%用火不慎47513.39%2011356587441.23110.31%电气146341.04%用火不慎46012.90%2012350086631.80%30.086%电气153043.71%用火不慎53315.23%
从(表一)不难看出,我们火灾防控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两类场所:一是群死群伤火灾易发的场所,即目前的火灾高危单位,此类火灾起数占比不大,但亡人占比大,社会影响大,危害大;另一是社会一般单位,即基层基础单位,火灾起数居高不下,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3•2•1火灾高危场所的技术防范。
火灾高危场所,是指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如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火灾且具有较大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单位;用于人员居住集中、生产经营面积较大的大型地上、地下建筑等等。
此类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伤亡大、损失大,扑救困难。这种特殊对象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是引领一个区域先进的消防安全管理理念和先进消防科技技术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建立更科学、更完备检查、巡查、宣传教育及消防人员职业化制度等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当按照最高要求、最高标准,率先尝试和应用先进的科技设施、产品。
如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城市远程监控系统、物联网动态监控技术、高楼人群快速逃生与救援的多入口式柔性滑道、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电梯疏散动态预警支持系统等先进防控技术的应用。要认真研究此类场所致灾的原因,要根据原因,在规范日常管理的同时,改进场所现有的火灾防控技术,与当今先进的建筑智能化控制、人性化自动控制系统相融合,符合建筑的特性,满足特定环境的需要。
如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往往因安全出口不畅导致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实际,应当加大在人员密集场所推閂性门锁的使用;针对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的问题,应当充分发挥技术防控的作用,解决无人值班消防设施自动启用并联动的技术难题。
3•2•2社会一般单位场所的技术防范。这里的社会一般单位场所主要是指消防安全单位以外的社会单位、场所及居民、村民居住区。
此类场所多、小、散、乱,功能分类复杂,建筑结构多样,消防安全自我管理的能力差、意识弱,在消防技术防控方面的投入意识淡薄,火灾频发。
针对此类场所,我们除了大力做好宣传教育,提高人为警惕外,应当在现有的技术防控设施上做文章,可以在提升单位自查的技术含量想办法。针对一些规模不大的单位,加强对独立式火灾报警设备、独立式自动灭火设备的开发,使技术防控成本与小场所能承受的防控经济能力相适应,加大消防简易技术防控产品的应用。如(表一)数据表明,电气火灾一直是浙江省火灾的主因,但是就电气线路火灾技术防控多年来一直未在消防安全应用领域得到重视和研究。
又如将消火栓试压仪、照度计、风压计等消防检测设备直接安装在场所固定系统上,即可以提高单位自查时的技术含量,提升自查质量,又解决了消防监督干部在消防监督检查时不得不携带笨重检测箱工作困扰。
3•2•3实施个性化、人性化防控。在火灾防控工作上,应当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对火灾亡人多的场所和火灾频次高的场所应当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我们的消防安全整治必须走出“一刀切”、“一阵风”的误区,紧紧抓住基层基础的薄弱环节、紧紧围绕新时期的新问题,改进基层基础工作方法,改革传统的管理防控模式,提高技术防控的应用,加快和推动消防科技的社会化发展。3•3提升两大人群的技术素养。
消防监督干部和社会消防工作者是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力军,这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火灾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否能贯彻落实到位。
3•3•1提升消防监督干部的业务技能。
监督指导到位了,火灾隐患滋生的环境就减少了,社会单位对人防、技防的措施理解、执行才够准确,各类技术规范中要求的技术防控措施才能准确的在实践中得以使用,我们消防工作才能在社会化进程中迈开大步前行。防火监督干部业务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火灾防控工作的质量及效能。
一是要重视岗前培训。要建立消防监督干部培训基地,设立消防自动设施模拟系统,要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再教育实践学习。凡新进防火岗位人员不仅要取得公安部岗位资格证,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岗前理念及实践操作培训,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二是要重视专人专岗。在日趋严厉的问责制面前,只有将我们的消防监督干部的个人职责与责任相对应,才能更好的钻研业务、履行职责、承担责任。专兼职法制员、火调员、建审员调动时,还应考虑岗位能力建设的可持续性。三是要重视技术力量储备。要重视保留并建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技术人才库,即是智囊团又是讲师团,即可以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又可以提供传帮带的技术指导。
3•3•2提升社会消防工作者的业务技能。
消防设施、产品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维护保养、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业务技术要求很强,涵盖了消防工程、消防产品运用等方面,要大力推行消防注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实施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要重点培育大型的专业消防中介组织。如美国罗尔夫-杰森联合股份有限公司集团(RJA),号称世界消防咨询服务业领头羊,旗下拥有四大分公司,提供了从消防总体规划、建筑防火、建筑设施等安全性的审查,到消防工程监理、消防设施维护等多方面的业务。
3•4完善两个体系的科技指标
3•4•1强化消防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的技术力量。
要将技术防控始终作为火灾防控的有力支撑,在人防基础上,完善技术防控的标准,对人员技术资格、单位的技术防控设施提出明确的要求,以确保各类火灾防控措施在管理中准确的予以贯彻执行。
如发展培育消防设计审核、消防产品质量评定、消防设施检测维修、火灾风险评估等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设立包括资格、资金、场所、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障体系等内容的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资质准入条件;推行消防职业人、注册消防工程师等消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消防协会对社会群体的引导作用,加速消防科技产品在火灾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3•4•2强化消防工作问责体系中的科技跟踪。
消防科技应当紧盯火灾高发的群体、紧盯引发火灾的主要环节、紧盯火灾防控的实战需要,切实发挥技术防控在火灾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着力解决在管理防控中无法触及、基层消防机构无力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火灾事故发生后,在认真总结分析大大原因教训的基础上,加大对致灾原因的科技跟踪。要积极用技术手段破解消防无限责任的瓶颈,提升基层消防监督干部的工作效能。
如针对因安全出口上锁导致群死群伤的火灾,在该类场所就应当率先强制性推广应用推闩式门锁,彻底解决“防火”与“防盗”二者不可兼得的矛盾;对火灾中自动消防设施无法正常启动、大量人员窒息死亡等问题,应当加快传统建筑消防设施的改进及智能化、人性化控制,提升技术防控的可靠性。
4•结束语
“布防以取得控制”,我们只有科学布防,精心研究每个对象的控制对策,发挥每一道控制防线的作用,才能有效减少管控对象超范围的几率。只有科学布防,我们的控制才能有效的杜绝火灾的发生,我们消防工作的付出才会取得对等的回报。特别是当前,行政手段的管理防控机制已不乏思路、理论、创新、机制,更应加快技术防控先进消防科技、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和发展,更应重视基层消防、社会技术力量的调配,在消防领域内科学布防,内强素质,外重联合,管理和技术防控双管齐下,我们的火灾防控工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疏而不漏”,我们在整治中的两大担忧才能得到解决,才能有效激发消防监督干部的工作潜能,我们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效能才能得到真正提升。